新任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這日說,準備好被美國制裁,打趣說叫政府送她「夾萬」(保險箱)。說到過去三年,對香港的種種制裁,應該不是來自美國,而是來自香港自己。疫情初期,香港和世界上大部分地區一樣實施出入境檢疫,大家都做同一件事,不會顯得有什麼。但當大家都不做,只有你做,就要問你自己有沒有這本事。幅員廣闊的中國內地有,香港明顯無。今日(25日)有份本地報章說:「無論是被逼也好主動也好,港府終於做出選擇,決定先與海外通關。」
嚴格來說這算不上選擇,因為根本沒有選擇(除了死路)。以香港的抗疫現狀,與內地通關是不可能的任務,等的是內地改變抗疫政策,或者中國改變全世界讓全球「動態清零」。香港等下去只能被陰乾,因此報道說11月會是「死線」云云。
當人人都取消出入境檢疫,只有香港自己保留入境檢疫,這對這個小地方本身就是一種嚴厲的「自我制裁」。因為這影響國際金融中心地位,令各種會議、展覽沒有辦法在香港舉行,旅遊業、航空業遭受沉重打擊,也會令香港人才不斷流失。有這招「自我制裁」,美國根本無需出手,香港失去獨特地位只是時間問題。
國家主席習近平重要講話提到的四個必須,其中一個就是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,但四個必須裡面沒有提及必須保持「動態清零」。當然,國家不會開口叫你去做什麼,但這個必須,其實已經默許了你去做什麼。從香港計劃推紅黃碼制度,減少酒店檢疫日數,向着取消入境檢疫的方向發展。從香港要保持國家與外界溝通的橋樑角色這個要求來看,香港在入境檢疫政策上,必須比內地寬鬆和靈活,否則就是沒有彰顯自身特色,沒有發揮「兩制」優勢。
比香港「自我制裁」更嚴重的是澳門,整個7月做了十多輪全民核酸,但仍然未能實現重新的「動態清零」,賭收倒是順利清零了。澳門沒有回頭路,必須繼續做到實現為止。我好奇的反而是,澳門這次實現「動態清零」之後,可以撐多久呢?什麼時候可以重新與內地恢復免檢疫通關,又可以維持多久呢?
多年前,澳門的施政目標是做亞洲、亞太區的旅遊休閒中心。到如今,澳門的目標應該是做中國國內的N線旅遊城市。首先,與外界完全絕緣,應該不會再有其他地方的客去澳門旅遊;其次,即使能與內地免檢疫通關的時間,由於內地此起彼伏的疫情,其實內地訪澳旅客也只能恢復疫情前的2成上下,絕對算不上是頭部的旅遊城市。我不知道這種重新定位,澳門人會覺得是賺了還是虧了。
港澳都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,特別之處,有好也有懷。偏偏碰上這個讓人無法處理的疫情,我們也只能自求多福,祈求香港一旦通關後,醫療系統不會垮,不要拖累內地抗疫大局連累街坊,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。
文:吳桐山
學研社成員,時事評論員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